馬寅初百歲養生五步法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馬寅初一生飽經風霜,坎坎坷坷,卻能長壽百歲,他到底有哪些長壽秘訣呢?
從容淡定,樂觀開朗 無論是在抗戰時期痛斥四大家族,還是在50年代為計劃生育的觀點論戰,他都是襟懷坦蕩,敢怒敢言。對鋪天蓋地而來的錯誤批判,他詼諧地說:“對我潑冷水,是我最歡迎的!使我獲得了一個冷靜的頭腦,很適宜于做科學研究工作。” 由此可見馬老堅忍不拔、斗志昂揚的精神。他一生做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無論是當年被打成右派,被撤了大學校長職務,還是后來的平反及榮譽,他都處之泰然。他對周圍的同志、學生和家人從不呵斥、發脾氣,總是以親切的態度關心愛護、耐心教育。他說:“愈是在個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時,愈應該冷靜和樂觀,體諒和關心別人。”馬老能活到百歲高齡,正好證實了美國醫學教授威迪安特的研究結論:“古今長壽皆從容。”
生命不息,鍛煉不止 馬老歷來重視體育鍛煉,他喜歡的運動有太極拳、太極劍、騎馬、游泳、爬山、跑步等。從十幾歲開始,他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雪交加,從不間斷。他在美國哥倫比亞留學時,養成了爬山鍛煉的好習慣。上世紀40年代,他被國民黨軟禁在重慶歌樂山,仍每天一路小跑,攀登到歌樂山主峰的云頂寺做體操,上下往返10多里路。50年代,馬老兼任許多重要職務,工作繁忙,但每到一地,他都首先打聽附近的地勢山脈,以便每天早起爬山鍛煉。年過古稀后,馬老就在自家的院子里遛達,每日堅持走3 000米,還特意用一個小本子記錄走過的圈數。后來他記憶力衰退了,便在衣兜里裝上50粒豆子,每步行一周,便取出一粒裝入另一個兜里,直到豆子移盡為止。87歲高齡時,馬老右腿突然癱瘓,就在房間里雙手扶著茶幾,步履艱難地轉上幾百圈,地板上被拖出一條很寬的痕跡。后來,他的左腿也癱瘓了,便坐在輪椅上活動兩上肢。有一次外面下著細雨,護理人員未推他外出。他呼喊著要出去:“下點小雨算什么,大風大雨也要鍛煉。”
生活規律,飲食素淡 馬老生活很有規律,每天都按時工作、鍛煉和休息,按時進食,不吃零食,也不吃補品,粗茶淡飯,極少葷腥,只是對喝牛奶很重視。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喝茶,不吃熱湯熱飯。一日三餐,每頓飯吃到八九分飽。他每天早晨必食燕麥粥,將50克燕麥片放入250克開水中,煮兩分鐘,再沖一個雞蛋花,慢慢吃下。此外,馬老還一直喜歡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甚至每周有兩天以水果代餐。
熱冷交浴,運動血管 馬老早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時,一位93歲的老醫生教給他獨特的健身方法:每晚就寢前,先用熱水洗浴,水溫以身體能耐受為宜,并在熱水中浸泡10~15分鐘,然后再用冷水淋浴或浸泡,冷水溫度一般相當于或稍低于體溫。如此一冷一熱,全身血管一張一縮,鍛煉了血管彈性,預防和推遲了動脈硬化。馬老覺得此法很有道理,便身體力行,并長期堅持,七八十歲時血壓仍與年輕人一樣。此外,馬老還自行按摩,早上以按摩面部為主,晚上以按摩胸部為主,季羨林的“三不”養生經借以推動血液循環。
勤于思考,鍛煉大腦 馬老一生學習、工作十分繁忙,勤于用腦,悉心研究,堅持寫作,不斷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英國神經生理科學家研究認為,人腦開始工作越早,持續時間越長,腦細胞老化過程就越慢,人的壽命也會越長。
1972年,91歲高齡的馬老被查出患有直腸癌,經過兩次手術治療,很快康復,一直活到100歲,創造了醫學史上的奇跡。他對自己的養生要訣,總結了五句話:“吃食素淡,心境開闊,堅持鍛煉,若無他故,必活百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