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楊雄里:健身就要“多走走”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我把自己的這套健身法講出來,希望讓更多的中老年人借鑒。”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楊雄里說起話來溫文爾雅。
楊雄里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時年50歲,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之一。
如今,已經69歲的他,身體硬朗、體型良好,很難讓人猜出他的年齡。
“衰老的最早表現是關節變得僵硬,肌肉不再有力。所以,我會每天抽出10分鐘,把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腰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七大關節都活動到。”楊雄里說,“尤其是腿部,都說人老腿先老,這是有道理的,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會轉轉腰、蹲蹲馬步、壓壓腿,然后做做下蹲動作,這樣基本就能把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關節都活動到———這就是我老伴戲稱的‘楊氏健身法’。”
楊雄里認為,每個人的健身方法都可能不一樣,關鍵要適合自己。對于老年人來說,經常活動活動,做些溫和的運動,比如走走步就很好。“以前我經常做俯臥撐,但現在不做了,感覺強度偏大。”
楊雄里說:“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首先要接受這個規律,剩下我們能做的無非是減緩衰老。”
楊雄里認為,努力完成身體或者時代賦予你的使命,并享受這個過程中的幸福,然后,就別跟時間較勁了,應該調整自己,換個視角換種心態去繼續自己的生命。
“有人說,人生有四個存折,健康、情感、事業、金錢。如果健康存折透支了,其他存折也就都過期了。”楊雄里用這個比喻,總結了身體健康對于人生的重要性。
楊雄里的作息非常有規律:“我幾乎不熬夜,每晚10點~11點睡覺,早上6點左右起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生物體的自然節律,不要打破它。”
良好的生活習慣貴在堅持,“不是堅持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要堅持幾十年。”楊雄里認為,要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健康的真諦。
健康如此,人生也如此。他說:“人生這條路,走得快不快并不重要,關鍵在于別人停頓時你還在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