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可常飲“一花四葉湯”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第二屆解放健康講壇特邀演講嘉賓王慶其教授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全國中醫藥科普專家巡講團成員的評選,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為普通市民巡講中醫科普宣教和養生。他的老師裘老在95歲時還堅持看門診,不少市民都很想了解裘沛然和王教授都有哪些養生方法?
裘老養生心得——“一花四葉湯”
裘老在95歲時,依然堅持在門診給病人問診,他的養生秘訣在于“養心”。中醫認為,心是主宰全身生理和心理活動的主要器官,心態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到人的身心狀況。具體來說,注重一個“淡”字。首先裘老把生死看得很淡。他認為,生死本是自然規律,對于生死,應順其自然,放寬心態。他說“千古偉人盡黃土,死生小事不須驚”。比如:有的人出差時害怕乘飛機,那是因為擔心飛機出故障,而裘老出差不怕乘飛機。
其次,看淡功名利祿。裘老認為,功名利祿本身就是身外之物,“富貴于我如浮云”,人不應該把功利放在心上。裘老的生活態度更注重對精神上的追求,他認為,為人治病才是他最大的精神樂趣。不僅心態保持愉快,還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他最大的精神寄托。他還提出了“一花四葉湯”,即“一花”指健康長壽之花,“四葉”即指豁達、瀟灑、寬容、厚道,也就是說,在平日里要多一點心態上的平和,少一點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這樣就能身心快樂,健康長壽。
此外,裘老還很注意飲食健康,平時他也很少吃補藥。他認為,心情好才是關鍵。他平時每餐吃得很少,人也比較瘦。在飲食方面,他主張:“若要身體安,常帶三分饑與寒”,日常吃飯不要吃得過多,做到“八分飽”即可。
王教授養生重點——保持“勻速”前進
作為裘老的學生,王慶其教授也自有他的一套保健養生方法。王慶其教授說,當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較繁忙,生活節奏也不斷加快,這些對于人體健康都可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他認為,養生的重點在于生活作息要有規律,生活節奏要保持“勻速”前進。他比喻說,“汽車在勻速前進時是最省油的”,同樣人體的生活節奏在“勻速”的時候就能節省自己的能量,做到既不傷神,又不傷精氣。王慶其教授特別強調,養生本身并不是一項“技術活”,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便可事半功倍。
王教授還表示,養生另外一個要點是“人必須有事做,事業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一個人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沉潛其中,樂此不疲,也是一種養生。就像很多科學家一輩子鐘情于自己的事業,有規律地生活,所以科學家大多壽命很長;相反,有些人無所事事,精神空虛,或者成天沉迷在麻將桌上,勞心勞神,精氣神俱傷,甚至還時有猝死在麻將桌上的個例發生。
保證充足睡眠是最好的“補藥”
不少年輕白領疑惑:在《黃帝內經》中說,冬天要早睡晚起,可現在正值年終加班,經常要晚睡早起,能有什么樣的補救辦法呢,是不是該多吃點補藥?專家表示改善疲勞最好的“補藥”就是睡眠。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影響人一整天的工作效率。不僅如此,他還強調,以犧牲睡眠的時間來提高工作效率,是不明智的選擇。專家建議,一般人一天的睡眠時間應該在7至9小時左右為宜。
不少人年底工作忙,加班頻繁,對于那些睡眠時間不足的人,王慶其教授提出四條建議:晚上損失中午補,今晚損失明晚補,利用一切工作間隙打個盹,此外還可通過人參茶來補氣。具體來說,首先,前一個晚上損失的睡眠可以通過第二天中午再睡個午覺補回來;其次,今天晚上損失的睡眠可以在第二天晚上早點睡覺來彌補;另外,如果這兩條都做不到的話,還可以采用第三條,即在上班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休息的間隙時間打個盹,以此來“補”覺。比如:在出租車上,在工作間隙中等,學會用零星的時間休息。對于加班疲勞、壓力過大的白領人群,還可以建議使用泡人參茶等方法來補氣養生,當然這是下策。
對待《黃帝內經》要防止兩種極端傾向
作為研究《黃帝內經》的專家,王慶其教授認為,對待《黃帝內經》的態度正像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的,對待傳統醫學要防止兩種極端傾向:一種是盲目的熱情,一種是無知的懷疑。
《黃帝內經》是兩千年以前的經典著作,其中的確反映了先人們的偉大智慧和有關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寶貴經驗,里面含有很多科學元素,但也不可否認,《內經》畢竟是兩千年以前的東西,里面也含有一些不合時宜的,甚至帶有一些不一定是科學的內容。我們應該本著“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科學客觀地對待《黃帝內經》。
現在社會上有關《黃帝內經》的書,大部分是不錯的,弘揚了《黃帝內經》傳統醫學的理念,為人類健康服務。但也有一些著作打著《黃帝內經》的招牌,講的內容跟《黃帝內經》完全沒有關系,甚至歪曲悖離了《黃帝內經》。王教授不無痛心地說,中醫學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瑰寶,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加倍珍惜,不要任意踐踏它,要正確引導讀者弘揚《黃帝內經》的科學理念,更好地為人類健康發揮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