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父母希望子女當醫生
時間:2024-10-1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兩會期間,代表們手里拿到一本數據詳實、科學的調查報告——《2001年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代表們說從這本調查報告里,他們受益匪淺,許多提案都可以從調查報告中得到有力的數據支持。
這本讓代表們稱道的調查報告,凝結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課題組整整一年的艱苦工作的成果。它對于了解我國公眾的科學素養基本情況、變化規律、獲得科學技術知識的渠道、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看法、對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了解程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我國制定科學技術發展政策和制定科普政策提供了不僅僅是定性的,而且是定量的依據和參考。
其實,調查報告不僅能為兩會代表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還能為我們了解社會公眾的心態提供一個窗口。現摘取其中精華,以饗讀者。
公眾認為科學研究人員的職業聲望最高
我國公眾對科學研究人員最為尊重,有53.0%的公眾認為科學研究人員的職業聲望最高,其次是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醫生。如果根據人們的回答,對目前職業聲望予以分類的話,科學研究人員和醫生屬于第一類被人們推崇的行業;律師、中小學教師、政府官員、新聞記者和編輯、大學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屬于第二類;而一度比較熱門的企業管理、銀行管理、會計師等經濟類職業的聲望有所降溫,與服裝設計師同屬第三類。
在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的公眾心目中職業聲望是有差異的
在男性、女性公眾心中各類職業的地位是不完全相同的。男性認為科學研究人員的聲望最高,其次是醫生、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而在女性心目中,醫生的聲望最高,其次是科學研究人員、中小學教師和律師。這種情況可能和女性更關心家庭成員或者具有強烈的同情心等有一定關系。或者女性更感性一些,通過感受醫生的救死扶傷的行為而對這個職業更為尊崇。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對中小學教師的尊崇程度都略高于大學教師。
有趣的是,這項職業調查的結果和被調查人的其他基本特征緊密相關。被調查公眾的年齡越大,科學研究人員和醫生兩種職業在他們心目中的聲望就越高;被調查公眾文化程度越高,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大學教師這三種與高學歷的公眾關系密切的職業的聲望越高,而醫生、中小學教師、政府官員在他們心目中的聲望卻逐漸下降;另外,城市公眾最推崇科學研究人員,其次是醫生、律師和大學教師;農村公眾則最推崇醫生、科學研究人員,其次是政府官員和中小學教師。
一半以上的公眾選擇醫生作為他們最希望后代從事的職業
醫生的職業最受到父母的青睞,有51.5%的公眾選擇醫生作為他們最希望后代從事的職業,選擇科學研究人員的比例次之,這兩種職業在公眾心目中的位置要遠遠高于其他職業。雖然我國公眾認為科學研究人員是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但是,他們卻沒有將科學研究人員作為自己孩子的首選職業。這說明,我國公眾可能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在挑選職業的時候更多考慮的是更加務實的因素,所以選擇了醫生這種也非常受人尊重的職業。可見我國公眾在挑選職業的時候對各種因素都進行了思考。
當涉及到后代的職業選擇時父母心中有許多微妙的變化
與公眾對職業聲望的看法有所不同,當涉及到對后代所從事職業進行選擇時,各類職業在公眾心目中的位置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醫生超過科學研究人員排名首位,而政府官員則躍居第三位。這表明,盡管我國公眾對于從事科學研究和教育的職業很推崇,但是他們還是希望子女能從事“更實際”和“更有保障”的職業,收入有保障,并且“感覺起來”更受人尊重。
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認為理想職業與現實是相符的
如果把人們心目中的職業聲望值作為理想,把他們對后代從事職業的期望值作為現實的話,只有24.4%的人理想與現實是相符的,反映出大部分公眾在職業選擇上仍存在復雜的心態,不過,在相符的比例中,“科學研究人員”仍占據首位,進一步證明了這一職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分量。
男性公眾與女性公眾對子女職業的期望值不同
男性公眾最希望子女從事科學研究的職業,其次是醫生和政府官員,與他們認為聲望最高的職業相比較,政府官員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五位躍至第三位;女性最希望子女當醫生,其次是科學研究人員、政府官員和律師,與她們認為聲望最高的職業相比較,政府官員的排名也由原來的第五位躍至第三位,但中小學教師的排名則由原來的第三位跌至第五位。
年齡越輕的公眾越希望子女從事挑戰性的工作
當把公眾的年齡劃分為6個時段:18-19歲,20-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和60-69歲,我們發現40歲前后的公眾在希望子女從事職業的考慮上出現明顯的區別,除醫生、科學研究人員這兩種職業以外,年齡較輕的公眾希望子女從事律師、記者編輯等有挑戰性的職業,年齡較大的公眾則希望子女從事中小學教師、工程技術人員等比較穩定的職業。
但是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公眾,政府官員的地位都在前列。
調查技術說明
1.調查實施: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研究所
2.調查對象:全國18-69歲的成年公民(不含現役軍人、智力障礙者)
3.調查方法:入戶訪問調查
4.抽樣設計: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520份,回收有效問卷8350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98.0%
5.抽樣方法:分層四階不等概抽樣方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