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承受力從何而來
時間:2024-10-18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心理承受力”是一個相當中國化的術(shù)語,一般來看,心理承受力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一是狹義的角度,即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看,心理承受力似乎與先天的神經(jīng)特征有關(guān)。按照巴甫洛夫的說法,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耐受性大小、強弱以及興奮和抑制之間的平衡性是不同的。有的人耐受性高、興奮和抑制平衡,他們能夠承受較大的刺激,這樣的人心理承受力強;而有的人則相反,他們不能承受大的刺激,其心理承受力弱。狹義的心理承受力對人的生活適應(yīng),而不是社會適應(yīng)有很大的影響。經(jīng)典性的心理承受力,是這個含義。
二是從廣義的角度,心理承受力可以理解為個體對挫折、對苦難等等非自我性環(huán)境信息的處理理性程度。原因是這樣的:人在一定意義上是我向性的,即人總有自我肯定的傾向,總是自然地以自己的標準作為評價事物的依據(jù)。如果事物不以自己的標準來發(fā)展,就會產(chǎn)生否定、排斥、對抗等看法。在這個意義上,如果一個人以絕對的我向性來支配自己,他就不能接納不同于自己的事情,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社會不適應(yīng),我們也可以說他的心理承受力弱;相反,如果一個人以可變的、接納的方式處理非我向性事物,他就能夠適應(yīng)社會,可以說其心理承受力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更有現(xiàn)實意義。
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是可以學習的。它更多地與生活觀念和信念有關(guān)。如對個人與別人關(guān)系的看法,對待挫折的看法,對待苦難的看法等等,都對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有巨大的影響。
一是狹義的角度,即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看,心理承受力似乎與先天的神經(jīng)特征有關(guān)。按照巴甫洛夫的說法,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耐受性大小、強弱以及興奮和抑制之間的平衡性是不同的。有的人耐受性高、興奮和抑制平衡,他們能夠承受較大的刺激,這樣的人心理承受力強;而有的人則相反,他們不能承受大的刺激,其心理承受力弱。狹義的心理承受力對人的生活適應(yīng),而不是社會適應(yīng)有很大的影響。經(jīng)典性的心理承受力,是這個含義。
二是從廣義的角度,心理承受力可以理解為個體對挫折、對苦難等等非自我性環(huán)境信息的處理理性程度。原因是這樣的:人在一定意義上是我向性的,即人總有自我肯定的傾向,總是自然地以自己的標準作為評價事物的依據(jù)。如果事物不以自己的標準來發(fā)展,就會產(chǎn)生否定、排斥、對抗等看法。在這個意義上,如果一個人以絕對的我向性來支配自己,他就不能接納不同于自己的事情,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社會不適應(yīng),我們也可以說他的心理承受力弱;相反,如果一個人以可變的、接納的方式處理非我向性事物,他就能夠適應(yīng)社會,可以說其心理承受力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更有現(xiàn)實意義。
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是可以學習的。它更多地與生活觀念和信念有關(guān)。如對個人與別人關(guān)系的看法,對待挫折的看法,對待苦難的看法等等,都對廣義的心理承受力有巨大的影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