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便秘要謹慎 尋常疾病也暗藏殺機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便秘是一種常見癥狀,每周排便少于兩次,排便費力,糞質硬結者即可視為便秘。便秘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20%,以女性和老年人居多;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為青壯年的2~3倍。據北京地區調查,65歲以上的老人,便秘發生率達30%。人們往往因腹瀉而著急,生怕是腸炎、痢疾、霍亂而急急求醫;而對于便秘,卻將它當做小病微恙,情愿跟它“和平共處,長期共存”。其實,老年人的便秘常常暗藏殺機,有時也會制造突發事件,使人措手不及,釀成惡果。不信?那就聽聽幾則急診室的“秘”聞吧。
一粒硬糞,撂倒一條硬漢
石老年逾古稀,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的離休干部,患冠心病多年。近幾個月來時有心絞痛發作。上周下樓時,不慎扭傷右腳,臥床數日,一直沒有大便。昨日早餐后,腹脹并有便意,入廁坐在便器上,好久才有一粒板栗大小的硬糞徐徐滾來。石老歷來性子急,脾氣犟,于是鉚足勁迸氣助陣。只因這一憋氣,驟覺胸骨后絞榨般疼痛,隨即從便器上跌下來。家人急將硝.酸甘油塞入其舌下含化,同時打120呼救。待醫生趕來,石老心跳業已停止。
患冠心病的老人,應保持大便通暢,若有便秘,應及時調治,大便硬結絕不可迸氣用力。由于便秘,排便時腹壓增加,精神緊張,若突然用力,機體就會出現應激反應,引起心肌出現暫時性缺血,致使心肌嚴重缺氧;也可出現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心室停搏而死亡。石老就是迸了一口氣,結果斷了氣。據說,在美國,每年因突然用力誘發心肌梗死而死亡的冠心病患者有6萬多例。
鼓勁方便,留下半身不方便
老呂從50歲起就患有高血壓,但無明顯不適,偶有頭暈,吃吃藥也就扛過去了。因久坐寫字樓,經常赴宴陪客,近年得了習慣性便秘。且說今年五一節,老呂陪總經理應酬客商,宴罷歸來,頓生便意,遂入廁方便。他跟往常一樣行“馬拉松式”的排便運動,等待腹中“硬件”落地。正值一粒棗子般大小的糞塊掙扎出肛之際,總經理把電話打到他家,說有急事相商。老呂不敢怠慢,兩手攥拳使出暗勁,突覺頭暈目眩,栽倒在地。家人急將其送至醫院,CT掃描提示腦溢血。經積極搶救,留下了一條命,也留下了半身癱瘓。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患者,當血壓驟升時,常常會造成腦溢血。在生活中,大喜大怒都會誘發腦血管破裂,猛然鼓勁排便,險情甚大:因為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又有便秘的老人,每次如廁心情就十分緊張,生怕又會“難產”,留下“后股之憂”,驟然迸氣用勁,造成全身肌肉收縮,血管收縮,血壓飆升;胸腔和腹腔壓力增大,可使較多的血液沖到顱內血管。此時靜脈回流受阻,顱內壓力劇增,于是血管破裂而導致腦溢血。
諱疾忌醫,悔之晚矣
65歲的黃大爺,便秘一年多。今年春節,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動員他去醫院看病。醫生問了病情,做了肛門指診,未能確診,考慮到他上了年紀,需要詳細檢查一下,便建議做個腸鏡檢查。黃大爺不樂意,一是怕插腸鏡難受,二是懷疑醫院為了創收,小題大做,便斷然拒絕檢查,并自作主張到藥店買來果導片,便秘嚴重時就吃幾粒。今年6月,他發現左下腹出現一個硬塊,而且便秘也有所加重,只得到醫院就醫。一檢查是結腸癌晚期,已失去手術機會。
便秘有特發性(功能性)與繼發性之分,后者多因結腸中的炎癥、息肉、腫瘤引起。結腸癌患者,早期往往有便秘,或便秘與腹瀉相交替,不做詳細檢查,常常貽誤病情。黃大爺若早做腸鏡,早期發現隱疾,及時手術,可望根治。可惜他把便秘當做小恙,諱疾忌醫,一拖再拖,白白拖掉了一條命。
老年便秘,必須早防早治
“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則,對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最為適用。老年人容易發生便秘,其原因主要是生理功能衰退,活動鍛煉減少,飲食過于精細,生活習慣改變和用藥過多或不當等。
因此,針對其病因,可用如下措施解“秘”。
首先要做必要的檢查,以探尋便秘的原因,篩查有無腸道器質性疾病。若查出便秘系由結腸炎癥、息肉或腫瘤引起,則須對器質性疾病進行治療。若查明便秘系功能性者,則應調整食譜“減精增粗”,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和蔬果(如菠菜、芹菜、黃花菜、蒜苗、玉米、麥片、蘋果等),以疏通腸道,增加便量。同時應多飲水,保證每天喝水1500毫升以上。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不久蹲,不在廁所看書報;有便意即如廁,不忍不憋;加強活動和鍛煉,不宜久坐不動;打牌等活動也不宜打“持久戰”。遇有便秘,盡量不用瀉藥導瀉,即使服用瀉藥亦不宜長期使用,以免造成依賴性,反而使腸肌功能破壞而加重便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