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長壽 飲食需要有講究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養生,保持健康長壽,下面就介紹食物方面有什么講究。
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1)食物要雜,不要挑食。
目前,我們對人體詳細的營養素構成尚不很清楚,只有所有的營養素都能進入肝臟,由機體自身選擇才能達到身體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還沒有一種或幾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為了使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滿足人體的需要,惟一的辦法就是每天都要吃谷類、肉類、蛋類、奶類、豆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菌藻類、干果、油類等多種食物,并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有的人吃飯時只吃幾種自己愿意吃的食品,由于種類不多,勢必造成某種或某幾種營養素缺乏,導致營養不良而有害健康。
(2)蔬果要新鮮。
新鮮蔬果,尤其是有色的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新鮮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刺激食欲。新鮮蔬果屬堿性食物,能中和代謝中產生的酸性物質,對維持體液酸堿平衡作用較大。而蔬果是有生命的,蔬果內部不停地在新陳代謝,其中的營養物質也在發生變化。所以,蔬果時間長了,即使保管良好,也難免損失其中的營養成分;若保管不好,發生霉爛,其中會產生很多毒素,因此不要吃擺放時間長的蔬果。
(3)要多喝水,不要限喝水。
人體的新陳代謝都是在水中進行的,當人體缺水時,首先引起新陳代謝障礙,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酸中毒。人到老年對口渴的感覺遲鈍,輕度缺水常不感到口渴,所以在老人身邊的人要常提醒老人喝水,促使老人養成自覺喝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時才想到喝水。飲料以白開水或淡茶水為宜。老年人除水腫、腎功能不全者外,都不要限喝水。有的老年人怕夜間上廁所,晚餐后就不喝水了,這是非常錯誤的,也是很危險的。因為限水除上述影響新陳代謝外,還可導致血液濃縮,血液粘稠度升高誘發血栓形成而致殘。
老人長壽吃什么好?
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玉米當主食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