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結合治療“乳房腫痛癥
時間:2024-10-17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內外結合治療“腫痛癥”
內蒙古中蒙醫醫院 于滿喜 黃志剛
我們的老師----阿拉坦倉老醫生治療疾病有豐富的經驗。兩年來,我們在繼承老蒙醫經驗中耳聞目染了許多臨床經驗。下面我們把婦科之一乳房腫痛癥的治療經驗整理如下。
阿老認為乳房是一個遍布微細脈絡的由許多小腺體組成的重要器官。該器官內含五行,聚陰陽,其乳汁具有滋補赫依、希拉、巴達干的功效。
乳房腫痛多見于哺乳期青年婦女,該癥在早期抓緊時機積極治療效果較好,如果拖延不治或治療不當形成慢性乳房腫痛則診治困難還可能導致其它疾病。病因主要是產后氣血虛弱,飲食起居不當所致。乳房腫痛癥包括婦血癥中闡述的乳房血腫和經血變白癥的內容。并把該病分為急、慢性,或輕、重型,偏熱型、偏寒型。其主要癥狀是乳房腫、刺痛;心慌、下、惡心、發熱、乳房局部紅腫;經血象乳水相混等。
在診斷時首先要詢問病史,如發熱史,有無乳房腫痛,有無乳房流膿史,有無外傷史,并檢查乳房局部溫度,疼痛程度,腫的硬度,腫塊能否移動,乳孔是否堵塞,乳房膚色是否改變等。
治則上以清血熱,燥黃水,消腫祛毒為主。治療方法有內服藥、外敷藥和局部洗的藥。病程久者要結合火針外治,起到散毒生新作用。 產后當月患的乳房腫痛癥稱為急性或“外感型”,用發汗法治療效果好。方法是讓患者多飲開水或茶水或吃溫熱飯后多穿衣服便可發汗,但要注意受風、受涼,從產后開始每天少許出點汗比較好,但不要居室太熱而虛火上炎加重病情。乳房腫熱時用研好的好墨汁反復涂敷或用蛋清伴白礬外敷,或用雄黃、五靈脂、冰片研細加食醋伴勻外敷在腫熱的乳房上。如果腫脹的乳房不熱,疼痛較輕,顏色未變時,用白酒涂擦腫處后反復輕揉凸若乳汁梗阻時用吸乳器把殘余乳汁吸出來。在哺乳期的婦女氣血虛、體質弱、易患乳腺病,所以用發汗治療乳房腫痛是把血之糟粕汗液排出體外,凈化血液,促進血循環及營養的重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經發汗治療一般2— 3日內即乳脈相通,熱毒外瀉,乳腫便可消退。有的患者來月經時乳房腫痛,也是一種乳房腫痛癥,這種病癥以調經治療為主。
對病期較長,病情較重,要采取內外結合治療。如熱象為主,早服“西莫替格-5味散”,午服“粘烏蘭烏日勒”,晚服烏力吉一18味丸,用阿木爾一6味散為引子,寒象為主時,早服蘇格木勒一7味散,午服烏力吉一18味丸,晚服薩仁嘎日迪,若合并黃水癥時要輔服孟根烏素一18味丸,古古勒嘎日迪一15味丸,額爾敦烏日勒、沙日仁欽等,一個月為一療程。洗劑:黃柏、姜黃、五靈脂、訶子等量,水煎待溫后反復洗,上法若不愈時可選用外敷藥蟾蜍一16味散(雄黃、五靈脂、鴿子糞、胡黃連、黃柏、珠砂、巴豆(制)、蟾蜍、血竭、龍骨、姜黃、鉛粉、銀珠、禹糧土、冰片、白云香共研細粉,拌糊狀涂之,腫的重就敷的厚些,腫的輕可拌成稀糊狀敷的薄些,一日一次,連敷三日)。其作用是拔毒消腫,還可以使有膿腫的腫塊潰爛,把膿引流出來,從而愈合。如果腫處已破潰可用上方的干粉劑,直接反復外敷可使傷口收斂生新加快愈合。上述方法對一般乳房腫痛癥均可治好。
外敷藥若不愈時可用火針,火針是用銀或金為原料制成的針,刺入穴位后外加熱達到治療目的。有瀉毒、殺“粘”、促進腫物成熟。治療時首先取事先消毒后的火針直接刺入腫大部位的中央處,深度根據腫塊的大小而定,然后用酒精燈燒針柄末端,間隔五分鐘燒一次,頭兩次疼痛的較重,然后疼痛減輕,這樣反復燒烤一個半小時至二個小時即可。體質差或暈針者要慎重,并根據實際情況減短燒烤時間。治療有效的標志是用銀針針炙一兩次后便從腫塊里溢出膿血,乳房表面出現皺紋,腫塊縮小,皮膚顏色變淺接近正常。用火針治療后仍不要間斷外敷藥的應用。
產后由經血不調所致的乳房腫痛癥,西醫一般稱,在診治上較易;對40歲以上的婦女,乳房反復腫痛,腫塊堅硬,西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也采用上述方法治療取得較好效果。
乳房腫痛癥的預防,主要是注重乳房的衛生、喂奶方式及保持體內“三根”的平衡。如每次喂奶前,首先用干凈的溫濕毛巾擦凈乳頭,并擠出少許奶汁后再喂較好,喂完奶后用手掌輕輕地揉一下乳房;如果壓著乳房入睡可造成乳孔堵塞。如果乳頭過大,小兒吸奶困難時,用手輕輕地反復揉搓乳頭后再讓孩子充分吸奶。。
內蒙古中蒙醫醫院 于滿喜 黃志剛
我們的老師----阿拉坦倉老醫生治療疾病有豐富的經驗。兩年來,我們在繼承老蒙醫經驗中耳聞目染了許多臨床經驗。下面我們把婦科之一乳房腫痛癥的治療經驗整理如下。
阿老認為乳房是一個遍布微細脈絡的由許多小腺體組成的重要器官。該器官內含五行,聚陰陽,其乳汁具有滋補赫依、希拉、巴達干的功效。
乳房腫痛多見于哺乳期青年婦女,該癥在早期抓緊時機積極治療效果較好,如果拖延不治或治療不當形成慢性乳房腫痛則診治困難還可能導致其它疾病。病因主要是產后氣血虛弱,飲食起居不當所致。乳房腫痛癥包括婦血癥中闡述的乳房血腫和經血變白癥的內容。并把該病分為急、慢性,或輕、重型,偏熱型、偏寒型。其主要癥狀是乳房腫、刺痛;心慌、下、惡心、發熱、乳房局部紅腫;經血象乳水相混等。
在診斷時首先要詢問病史,如發熱史,有無乳房腫痛,有無乳房流膿史,有無外傷史,并檢查乳房局部溫度,疼痛程度,腫的硬度,腫塊能否移動,乳孔是否堵塞,乳房膚色是否改變等。
治則上以清血熱,燥黃水,消腫祛毒為主。治療方法有內服藥、外敷藥和局部洗的藥。病程久者要結合火針外治,起到散毒生新作用。 產后當月患的乳房腫痛癥稱為急性或“外感型”,用發汗法治療效果好。方法是讓患者多飲開水或茶水或吃溫熱飯后多穿衣服便可發汗,但要注意受風、受涼,從產后開始每天少許出點汗比較好,但不要居室太熱而虛火上炎加重病情。乳房腫熱時用研好的好墨汁反復涂敷或用蛋清伴白礬外敷,或用雄黃、五靈脂、冰片研細加食醋伴勻外敷在腫熱的乳房上。如果腫脹的乳房不熱,疼痛較輕,顏色未變時,用白酒涂擦腫處后反復輕揉凸若乳汁梗阻時用吸乳器把殘余乳汁吸出來。在哺乳期的婦女氣血虛、體質弱、易患乳腺病,所以用發汗治療乳房腫痛是把血之糟粕汗液排出體外,凈化血液,促進血循環及營養的重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經發汗治療一般2— 3日內即乳脈相通,熱毒外瀉,乳腫便可消退。有的患者來月經時乳房腫痛,也是一種乳房腫痛癥,這種病癥以調經治療為主。
對病期較長,病情較重,要采取內外結合治療。如熱象為主,早服“西莫替格-5味散”,午服“粘烏蘭烏日勒”,晚服烏力吉一18味丸,用阿木爾一6味散為引子,寒象為主時,早服蘇格木勒一7味散,午服烏力吉一18味丸,晚服薩仁嘎日迪,若合并黃水癥時要輔服孟根烏素一18味丸,古古勒嘎日迪一15味丸,額爾敦烏日勒、沙日仁欽等,一個月為一療程。洗劑:黃柏、姜黃、五靈脂、訶子等量,水煎待溫后反復洗,上法若不愈時可選用外敷藥蟾蜍一16味散(雄黃、五靈脂、鴿子糞、胡黃連、黃柏、珠砂、巴豆(制)、蟾蜍、血竭、龍骨、姜黃、鉛粉、銀珠、禹糧土、冰片、白云香共研細粉,拌糊狀涂之,腫的重就敷的厚些,腫的輕可拌成稀糊狀敷的薄些,一日一次,連敷三日)。其作用是拔毒消腫,還可以使有膿腫的腫塊潰爛,把膿引流出來,從而愈合。如果腫處已破潰可用上方的干粉劑,直接反復外敷可使傷口收斂生新加快愈合。上述方法對一般乳房腫痛癥均可治好。
外敷藥若不愈時可用火針,火針是用銀或金為原料制成的針,刺入穴位后外加熱達到治療目的。有瀉毒、殺“粘”、促進腫物成熟。治療時首先取事先消毒后的火針直接刺入腫大部位的中央處,深度根據腫塊的大小而定,然后用酒精燈燒針柄末端,間隔五分鐘燒一次,頭兩次疼痛的較重,然后疼痛減輕,這樣反復燒烤一個半小時至二個小時即可。體質差或暈針者要慎重,并根據實際情況減短燒烤時間。治療有效的標志是用銀針針炙一兩次后便從腫塊里溢出膿血,乳房表面出現皺紋,腫塊縮小,皮膚顏色變淺接近正常。用火針治療后仍不要間斷外敷藥的應用。
產后由經血不調所致的乳房腫痛癥,西醫一般稱,在診治上較易;對40歲以上的婦女,乳房反復腫痛,腫塊堅硬,西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患者也采用上述方法治療取得較好效果。
乳房腫痛癥的預防,主要是注重乳房的衛生、喂奶方式及保持體內“三根”的平衡。如每次喂奶前,首先用干凈的溫濕毛巾擦凈乳頭,并擠出少許奶汁后再喂較好,喂完奶后用手掌輕輕地揉一下乳房;如果壓著乳房入睡可造成乳孔堵塞。如果乳頭過大,小兒吸奶困難時,用手輕輕地反復揉搓乳頭后再讓孩子充分吸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