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命系小時百姓就醫有三個誤區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胡大一
編者按:
本報153期24版刊發《胸痛打車去醫院,錯!》一文后,引起讀者極大關注。有胸痛就要去醫院嗎?“時間就是心肌”,搶救時間對急性心梗病人為何如此重要?讀者紛紛致電編輯部,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為此,本版特別組織這一稿件,以饗讀者。
我送大家一句警言“有胸痛上醫院”。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為胸痛,急性心梗半數以上無先兆,而以突發的胸悶胸痛為表現。從血栓形成到血管供應的心肌組織壞死,在人身上最晚是6~12個小時,這就是醫學上常說的時間窗———即搶救的黃金時間。時間窗沒抓住,病人將付出致殘、致死的代價。我們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開通導致梗死的“罪犯”血管,溶栓要求在到達醫院后半小時內進行,PT-CA(經皮穿刺冠脈腔內成形術)要求在到達醫院后60~90分鐘之內進行。治療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越多。所以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丟失了時間就是丟失了生命。
目前即使在發達國家,如瑞典是全民保健,急救設施和措施十分完備,真正能早期及時實行PTCA干預的醫院仍很少。我們目前也差得很遠,病人到醫院,會碰到不同水平的醫生,往往是病人來得越早,臨床表現越不典型,從看急診———辦手續———交錢———確診———監護室———導管室,其中有很多消耗寶貴時間的致命薄弱環節。1995年,我最先呼吁并建立起心血管病搶救的綠色通道,由心臟專科的醫生24小時全天候診,導管室的鑰匙直接握在手中,對病人家屬講明急性心梗的致命性和可救性,講明費用,不預收費用,先搶救生命,后補交費用,因為急性心梗病人命系1小時,中間環節太多,生命就沒有了。
目前,在相當多的百姓中間存在著三個誤區:一是忽視心梗的緊急信號———胸痛。因為心梗的發生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叫親屬而等到天亮,坐失良機。二是一向沒病、沒有胸痛的人突發胸痛時,以為是胃疼,挺挺就過去了,這一挺把命挺沒了。三是心梗發生在白天時,患者也去了醫務室,基層醫療單位顧慮轉診有危險將其轉到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使寶貴的時間窗終于關閉。因此,有胸痛上醫院,不是上醫務室,而是盡快呼叫急救系統,要去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胡大一)
編者按:
本報153期24版刊發《胸痛打車去醫院,錯!》一文后,引起讀者極大關注。有胸痛就要去醫院嗎?“時間就是心肌”,搶救時間對急性心梗病人為何如此重要?讀者紛紛致電編輯部,想了解更多詳細內容。為此,本版特別組織這一稿件,以饗讀者。
我送大家一句警言“有胸痛上醫院”。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為胸痛,急性心梗半數以上無先兆,而以突發的胸悶胸痛為表現。從血栓形成到血管供應的心肌組織壞死,在人身上最晚是6~12個小時,這就是醫學上常說的時間窗———即搶救的黃金時間。時間窗沒抓住,病人將付出致殘、致死的代價。我們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開通導致梗死的“罪犯”血管,溶栓要求在到達醫院后半小時內進行,PT-CA(經皮穿刺冠脈腔內成形術)要求在到達醫院后60~90分鐘之內進行。治療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挽救的生命越多。所以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丟失了時間就是丟失了生命。
目前即使在發達國家,如瑞典是全民保健,急救設施和措施十分完備,真正能早期及時實行PTCA干預的醫院仍很少。我們目前也差得很遠,病人到醫院,會碰到不同水平的醫生,往往是病人來得越早,臨床表現越不典型,從看急診———辦手續———交錢———確診———監護室———導管室,其中有很多消耗寶貴時間的致命薄弱環節。1995年,我最先呼吁并建立起心血管病搶救的綠色通道,由心臟專科的醫生24小時全天候診,導管室的鑰匙直接握在手中,對病人家屬講明急性心梗的致命性和可救性,講明費用,不預收費用,先搶救生命,后補交費用,因為急性心梗病人命系1小時,中間環節太多,生命就沒有了。
目前,在相當多的百姓中間存在著三個誤區:一是忽視心梗的緊急信號———胸痛。因為心梗的發生常在后半夜至凌晨,患者往往因不愿叫親屬而等到天亮,坐失良機。二是一向沒病、沒有胸痛的人突發胸痛時,以為是胃疼,挺挺就過去了,這一挺把命挺沒了。三是心梗發生在白天時,患者也去了醫務室,基層醫療單位顧慮轉診有危險將其轉到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使寶貴的時間窗終于關閉。因此,有胸痛上醫院,不是上醫務室,而是盡快呼叫急救系統,要去有搶救條件的大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胡大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