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晚睡≠晚睡強迫癥 教你解決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年輕白領普遍有晚睡習慣
“白天上班緊張了一天,下班當然得好好放松,看看電影,玩玩游戲啦!”李波對記者說,盡管白天上班會感覺疲累,但一到晚上,好像又充滿了活力。他感慨說:“我也想早點休息,但是感覺身體就像被上了定時鐘一樣,不到凌晨一兩點,根本睡不著。”
記者在隨機采訪中發現,桂林大部分年輕白領都有著跟李波類似的經歷,似乎晚睡已經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從事文字工作的小陳說:“公司經常要求寫各種各樣的材料,我只有到了深夜才有靈感。”盡管晚睡會影響到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但仍有不少人樂此不疲。“大不了周末就狂睡補覺嘛!”小陳如此調侃。
習慣性晚睡≠晚睡強迫癥
針對這種現象,桂林市嘉鑫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張雙玉表示,像李波這類人群,準確地說應該是習慣性晚睡。“晚睡族往往白天工作壓力較大,晚上需要尋求各種途徑來緩解心理疲憊。如果他們并沒有為晚睡而感到痛苦或引發其他不安情緒,那晚睡強迫癥的說法就不成立,睡眠強迫癥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范疇里面并不是一個嚴謹的專業用語。張雙玉說,心理學定義的強迫癥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強迫行為或者強迫觀念, 二是強迫行為或者強迫觀念本人知道(即“我不該這么做,但還是要這么做,無法自控”),并為此產生非常焦慮和痛苦的負面情緒,如果第二個條件不成立的話,那只能證明此人有輕微的強迫行為。張雙玉說:“事實上,平常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強迫行為,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張雙玉建議,有晚睡習慣的人不必過于緊張,但要注意自我檢查和調節,不要影響休息和身體健康。要循序漸進改變晚睡習慣,形成健康規律的作息。因職業需要被迫形成晚睡習慣的人,如文字工作者等,應該放松心情,合理安排時間,嘗試改變“深夜才有靈感”的思維定勢,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可以逐漸改變深夜工作的習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