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走出認識三誤區
時間:2024-10-14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腎病非腎虛 蛋白莫偏低 臥床實不必
慢性腎病是指現代醫學中診斷明確的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慢性腎臟疾病。這類疾病治療難,病程長,是世界公認的難治病。廣大腎病患者寄希望于中醫藥治療,但由于對慢性病的治療和調養存在著認識誤區,以致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
誤區之一:把慢性腎病當作腎虛,采用補腎的方法治療。這里有醫患兩方面的原因。由于慢性腎病病程長,又有許多明顯的虛弱癥狀,因此,患者往往自認為“腎虛”,而尋求補腎方藥治療。一些醫生把腎病當作腎虛,是受了古代“腎主虛”說的影響。腎病不能等同于腎虛,慢性腎病是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往往與感冒或感染相關。用中醫的觀點看,其病機屬于外邪入侵,深入血分,絡脈瘀阻。其性質屬實屬熱,治療宜清宜瀉,以涼血化瘀為主,并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論治,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誤區之二:認為慢性腎病患者需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慢性腎病的臨床特征之一就是出現持續性蛋白尿,特別是腎病綜合征會有大量的蛋白從尿中流失,常可導致低蛋白血癥,并誘發水腫。對于這種情況,現代醫學主張腎病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食物以補充蛋白的流失,這就是“丟蛋白,補蛋白”的觀點。在這種觀點影響下,腎病患者往往認為進食高蛋白食物多多益善,以致攝入過量,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反而不利于腎病的恢復。因此,應該適當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合理調配飲食,做到均衡營養而不過量,這樣才能減輕腎臟的負擔,利于腎臟的康復。
誤區之三:認為慢性腎病患者應當臥床休養,避免運動。一般情況下,當慢性腎病患者去看醫生時,常常會得到這樣的忠告:“盡量避免運動,最好臥床休息。”于是,患者回到家中,臥床休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美其名曰“謹遵醫囑,安心靜養”。其實,臥床靜養非良策,這樣可能會妨礙氣血的流通,加重微循環障礙,而且長期臥床會減弱機體的免疫功能,使身體日漸衰弱,更對整體的康復不利。正確的方法應當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堅持適度的運動鍛煉,以快慢結合的戶外行走為主,每天不少于1—2小時,日日行之,持之以恒,必能增強體質,促進腎病的康復。
慢性腎病是指現代醫學中診斷明確的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等慢性腎臟疾病。這類疾病治療難,病程長,是世界公認的難治病。廣大腎病患者寄希望于中醫藥治療,但由于對慢性病的治療和調養存在著認識誤區,以致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
誤區之一:把慢性腎病當作腎虛,采用補腎的方法治療。這里有醫患兩方面的原因。由于慢性腎病病程長,又有許多明顯的虛弱癥狀,因此,患者往往自認為“腎虛”,而尋求補腎方藥治療。一些醫生把腎病當作腎虛,是受了古代“腎主虛”說的影響。腎病不能等同于腎虛,慢性腎病是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往往與感冒或感染相關。用中醫的觀點看,其病機屬于外邪入侵,深入血分,絡脈瘀阻。其性質屬實屬熱,治療宜清宜瀉,以涼血化瘀為主,并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論治,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誤區之二:認為慢性腎病患者需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慢性腎病的臨床特征之一就是出現持續性蛋白尿,特別是腎病綜合征會有大量的蛋白從尿中流失,常可導致低蛋白血癥,并誘發水腫。對于這種情況,現代醫學主張腎病患者應進食高蛋白食物以補充蛋白的流失,這就是“丟蛋白,補蛋白”的觀點。在這種觀點影響下,腎病患者往往認為進食高蛋白食物多多益善,以致攝入過量,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反而不利于腎病的恢復。因此,應該適當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合理調配飲食,做到均衡營養而不過量,這樣才能減輕腎臟的負擔,利于腎臟的康復。
誤區之三:認為慢性腎病患者應當臥床休養,避免運動。一般情況下,當慢性腎病患者去看醫生時,常常會得到這樣的忠告:“盡量避免運動,最好臥床休息。”于是,患者回到家中,臥床休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美其名曰“謹遵醫囑,安心靜養”。其實,臥床靜養非良策,這樣可能會妨礙氣血的流通,加重微循環障礙,而且長期臥床會減弱機體的免疫功能,使身體日漸衰弱,更對整體的康復不利。正確的方法應當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堅持適度的運動鍛煉,以快慢結合的戶外行走為主,每天不少于1—2小時,日日行之,持之以恒,必能增強體質,促進腎病的康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