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怎樣才算立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三十而立”,那么何為“立”?按中國傳統,人之一生,立言、立功、立德最重要。按通俗說法,一個人應該成家立業,有所作為。撇開“三十而立”的內涵不談,到底怎樣才算“立”,如何給“80后”一個能夠接受的標準?網友們眾說紛紜。
現實派 有房有車
小沈陽說,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人死了錢沒花完;趙本山說,最痛苦莫過于人活著錢沒了。“80后”們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婚結了,沒了房;有了房,婚沒了。如果是真的,那“立”最起碼的標準應該是一套住房,一個家;如果還要奢侈一點,那就再加一輛車。這是眾多“80后”給自己“三十而立”的標準。
學院派 學有所成
高喊“有房有車+有家=立”的網友,很快被持“學院派”觀點的網友痛批為“現實派”,認為這是過于世俗的理解。網友“云淡風輕”說,“而立”的本意其實是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是否“有房有車”,甚至是否成家,并非“而立”的內涵所指。非要用“有房有車”來衡量,恐怕是曲解了古人之意,顯然用錯了標尺。
中間派 心智成熟
對于“學院派”和“現實派”的各自說法,仍有人對“三十而立”給出了新的標準:具備穩定的價值觀和敢于負責與擔當的心態。因為,即使有了家、車、房,穩定的學業、思維,可沒有穩定的心態依然不可能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