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保健的重要手段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自我藥療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國民健康意識提高的標志,是一個政府關注民生的重要體現,未來三年各級政府用于醫改的投入預計為8500億元,其中2/3將投向醫療服務需求方,這必將使自我藥療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前會長張鶴鏞日前說,作為自我保健重要手段的自我藥療,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未來也必將受到公眾、社會和政府部門越來越多的關注。
“自我藥療”是從英文“Self-Medication”翻譯過來的概念,是指“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病人或消費者恰當地使用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癥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輕微的”。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綜合考慮就診單位的工作時間及其他費用和治療成本,消費1美元非處方藥物,相當于產生了2.74美元的健康收益。而另一項針對的研究表明,將原來的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后,經過5年的跟蹤調查,這類的患者減少了15%。可見,自我藥療不但可以減輕社會的經濟負擔,還可以通過患者的自行用藥治療,避免因不愿就醫而釀成大病的后果。
《自我藥療》雜志負責人佟靖解釋說,以更通俗的理解方式,“自我藥療”是“自我保健”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利用所掌握的衛生知識和養生保健方法,不依賴醫務人員、靠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力量,對身體進行監測、觀察、診斷、治療、護理、預防和養生,并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和家庭成員健康長壽的養生保健方法,通過長期堅持,逐步養成有益于保健的良好生活習慣,達到健身、祛病、防病、推遲和促進長壽的目的。
自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國家藥品政策指南》中充分肯定了“自我藥療”在衛生保健事業中的作用以來,“自我藥療”所具有的深刻社會和經濟價值,已在國際上獲得充分共識。而在中國,從1988年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創建開始,自我藥療行業已經伴隨我國改革開放一起走過了20多年。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第五屆一次會員大會暨中國自我藥療產業發展戰略峰會”期間,《自我藥療》雜志正式創刊。這是國內第一本針對藥店、社區和消費者的健康用藥雜志,由湖北大家報刊社主辦,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協辦。該刊宗旨是“為在中國倡導‘負責任的自我藥療’,推動藥店與社區藥學服務水平的提升,普及消費者健康知識,提供一個新的、專門而有效的傳播平臺,并使‘負責任的自我藥療’事業對消費者的深切關懷更細致化,更具體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