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認識存在誤區
時間:2024-10-1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寒冷的冬季,有人為預防感冒,遠離甲流,到醫院要求醫生給自己打一針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對此,醫院藥劑部副主任說,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療失血、創傷及燒傷等引起的休克、腦水腫、癌癥、抵抗力低下等危重病人,對健康人群來說,并不是進補良藥。相反,由于人血白蛋白是一種血液制品,隨意使用有可能帶來風險。她強調很多人把人血白蛋白看做是一種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補藥,其實是對人血白蛋白的認識存在誤區,隨便使用人血白蛋白不僅沒有必要,還造成寶貴的醫藥資源的浪費。
副主任介紹,目前,白蛋白在臨床應用上存在不少誤區,應引起重視。首先,白蛋白不是提高機體免疫抵抗力的強身劑,白蛋白與免疫球蛋白分屬不同種類的蛋白,球蛋白與機體的各種免疫功能息息相關,而白蛋白并不參與抗體的形成。并且在大劑量輸注時,白蛋白制劑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質(如微量α-1酸性糖蛋白)有可能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此外,給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輸注外源性白蛋白還可抑制機體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環負荷過重、血鈉增高等。其次把白蛋白作為營養制劑用于手術后患者、營養不良患者、惡性腫瘤患者等的認識也是錯誤的。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早期的低蛋白并非全是營養不良或蛋白質分解的結果。從營養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熱量和氮的攝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術后高分解代謝、負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癥,應該從根本上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提供合適的能量和營養底物。營養底物中,氮的供給應選擇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劑,而非白蛋白。
專家指出,臨床醫生只會在遇到危重病人時才會選擇使用人血白蛋白,因為危重病人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很低,只有及時補充才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醫生給患者用藥,都很慎重地使用人血白蛋白,一般只開給失血性創傷和燒傷等引起的休克、腦水腫,以及肝硬化、腎病引起的水腫或腹水等危重病癥的患者治療。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