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少些理由多一點行動
時間:2024-10-13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沒有任何借口》一書把我們平時的各種壞習慣一覽無余地總結出來,現實工作和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我們存在著許許多的借口,為自已的失誤、為自已的拖延、為自已的不服從等等在尋找理由,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后,都隱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只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愿說出來。借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價卻無比高昂,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
我們有理由說太忙了沒有時間看書,有理由說現在事情太多了記憶力太差而記不住,于是書本束之高閣,成了古董,其實時間只要去擠都是有的,只不過是給自已太多的理由、太多的慰藉而已。
工作中我們常抱怨員工素質不高:質量做不好、衛生沒搞好,認為管理員工很難、很不好管,這也是我們成立的理由,而不成立的理由是我們沒去指導員工如何做、如何搞衛生、哪些地方需要灑水哪些地方不需要灑水。搞衛生時一句話讓員工自已去掃就是,沒有到現場去指導員工,打樣品時只是把樣品給員工就算完事,有時連樣品都沒有,沒有給出具體的要求、要如何做,整天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我們太多的理由造就了員工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我們自已很多的質量不懂、很多的流程不清楚、很多的原材料不認識,整天抱怨原材料太差、環境太差、場地沒有、員工不好等等,所以我們的產品做出來次品率很高。有的只是抱怨從沒真正去思考真正的原因所在,任何東西都是人做出來的,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態度取決于我們自已。
一次行動勝過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為實際現實的事情在他身上發生。我們有很多的人員拼命寫制度寫規章,而很少去了解情況,很少自已去參與員工的工作,很少去工位上實踐一下,很少去熟悉現場工作情況,以為很多的流程、質量、業務只要按照寫出來的就可以完事,所以一天到晚沒什么事做,只等著下班鈴聲。我們的很多領導只會說、只會寫而不會做,說的與做的不一樣。流程中材料發生改變或多了沒辦法解決,只會叫“不要了,不要了”,其實只要把場地整理一下、打包好,有什么東西放不下呢,很多的事實都說明了我們沒有任何的東西是多余的,只是你會不會合理安排與利用。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么或獲得什么,我們才要專注,并在那個方面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而言,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做的事,而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確實如此,工作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為工作而工作,它是需要付出、需要專注、需要熱忱、需要執著、需要很多。我們有一些員工總是認為自已工序的單價低,別人工序的單價高。我常與員工交流,工作除了得到工資外還能得到更多的東西,如能學到一技之長,能懂得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于很多的員工之前是從沒聽過,以為是很深奧的東西),能學會與人相處等等,所以工作是快樂的。我們有很多員工能得到提升,有很多員工每天都有事情做、每次分流都得以留下來,就是對工作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對工作投入了熱情,對工作給予了付出,所以能把工作做好,能得到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獲。昨天讓一員工把空油漆桶拉走,他說下雨拉不來需等天晴,后來看了這些空油漆桶,里面有大量沒用完卻已經報廢的油漆,多可惜啊,從雨天不能拉的借口中可以想象,他是一個負有責任心的員工嗎?這么多的油漆報廢就沒想到如何處理,如何合理利用,他只是完成了表面工作而已。
工作與生活一樣重要在于態度問題,“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只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生活也一樣,而不是找理由原諒自已,我們需要自動自發地工作,自動自發地生活。
標簽: